互联网是我们孩子的哆啦A梦还是洪水猛兽?

栏目:tiktok刷粉丝 作者:admin 时间:2019-11-20 14:32:43 阅读:

像众多新生儿父母一样,我快要崩溃了。我儿子 Oliver 两个半月了,正处于五官感受觉醒时,只要他醒着就可能受刺激。有时候我们只是打开一盏亮灯或关门声响一点,他就会开始大哭。

一天傍晚,他正坐在我膝盖上哀嚎。我摇晃他,给他喂食、换尿布,然而不管做什么都无济于事。无奈中我做了一件原本并不打算做的事:拿出 iPhone 并打开了一个漫画应用。就在我翻阅《金刚狼传奇》时,哭声停了。他好奇地张着嘴,我握住他的手在屏幕上滑过,图片刷新了,他开心地笑了。

我母亲从厨房走出来,看到这一幕。“你在给他看什么?” 她惊恐地问道,“你不知道这对于小孩的脑发育有多糟吗?”

“没那么严重,妈妈”,我一边反驳一边推开她,“玩一会儿手机不会伤害到他。”

妻子在隔壁房间听到对话,也大声加入讨论:“你是要把他变成植物人吗?”

“你们都疯了”,我叹了一口气,但还是把手机放回口袋里,Oliver 的泪闸瞬间又打开了。

膝跳反射式技术恐惧症

人们总是会妖魔化他们认为会伤害下一代的新兴叙事技术。1835年,美国教育年鉴宣称:长时间看小说,不可避免地让年轻人无法自主思考,因为如果以极快的速度阅读,就没有时间消化了。

老一辈们认为,收音机让人上瘾,孩子们连饭都不吃只顾着调频。他们还觉得电影会让观影者变成潜在性变态罪犯,电视是一个精神荒地,电子游戏带来暴力杀手。

至于漫画书,Fredric Wertham 博士 1948 年写道:“糟糕的绘画,糟糕的剧情,糟糕的印刷 ——这些都会给年轻人的眼睛和神经系统带来压力 —— 纸浆噩梦带来的坏影响等同于暴力兴奋剂......除非我们希望下一代比现在的人更暴力,美国各地的家长和老师必须联合起来抵制漫画。”

互联网是我们孩子的哆啦A梦还是洪水猛兽?

我本认为母亲对屏显电子设备的质疑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膝跳反射式恐惧,这类情绪让人们相信新玩意儿十分危险,让人上瘾,不仅影响我们的思维,还会影响身体运转模式。

然而,就在 iPhone 事件发生几天之后,我收到一封母亲发来的电子邮件,包含六个科学研究文章的链接,都在讲述电视、电脑和电子游戏如何影响幼儿大脑发育。这些研究表明,过多的屏幕时间会导致语言技能延迟,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甚至更容易患上注意力缺失症(ADD,主要症状是非常容易分心、冲动、静不下来)。

2011年,美国权威儿科学会发表言论, 2 岁以下儿童不宜接触带屏幕的电子设备。千禧世代研究也给出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结论,该研究追踪了 2000 年至 2002 年间出生的英国儿童长期健康发展情况,结果发现,到 5 岁时,每天玩电子设备超过三小时的孩子比同龄人更有可能有反社会倾向,比如去打架或偷窃。

看起来,我不仅是在阻碍我儿子的智力发育,还在引导他成为一个危险的流氓。

长时间使用屏幕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技术对于幼儿的影响,我很担忧” ,塞米尔神经科学与人类行为研究所教授,iBrain 的作者 Gary Small 博士说。“使用屏幕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也会受损。

新一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婴儿而言比电视更具吸引力。当我们把孩子放在一个带 iPad 的房间里时,与其他玩具相比,他们会选择 iPad 而不是玩具。甚至有时候,iPad 的吸引力比自己的母亲还要大。”

互联网是我们孩子的哆啦A梦还是洪水猛兽?

尽管这些观点让我感到痛苦,但它们无法被忽视。我是那种刷 Twitter 能刷睡着的人。每月至少有一次因为在地铁上玩游戏坐过站。对数字世界的热爱也让我拥有一份很棒的职业,但现在看来我这个痴迷技术的父亲正在伤害自己的孩子。当我把他放在膝盖上开始上网时,对于他那脆弱的年轻大脑来说,就好像二手烟吗?

在婴儿的头两年,大脑重量增加了三倍,这是一段爆发式脑发育期,之后再不会发育如此之快了。这些年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心智健全的成年奠定基础。此时突触(脑神经元之间发生关联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数量激增。

婴儿出生时,每个神经元有大约 2,500 个突触,到三岁时每个神经元有大约 15,000 个突触。实际上,自此之后,神经连接的突触数开始减少。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孩子们更容易学会复杂的语言技能,聪明的成年人在日后反而很难快速掌握。

互联网是我们孩子的哆啦A梦还是洪水猛兽?

这是一个支持我儿子从小就接触高科技的论据。如果他通过玩互动游戏和各类应用启发心智,日后会更有动力创造出色的数字工具。如果书本在我儿子十几岁时沦为像电报或打字机一样尘土飞扬的文物,为什么我还要一个劲地让他花时间读书?

如果 Oliver 想成为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或收费站的收费员,我会支持他。但作为一个有能力引导他未来的父亲,我牢记 Douglas Rushkoff 的座右铭:“编码或被编码”, 将他推向我认可的正确方向,学着热爱并实现编码,是我为他的美好未来准备的最佳技能。

重要的是被动和主动接收之间的区别

为了找到佐证这一论点的论据,我打电话给西雅图儿童研究所儿童健康行为和发展中心主任 Dimitri Christakis 博士。

“屏幕纯粹是一种传递手段,父母亲更应该关注其背后的内容”。他认为,全面禁止屏幕没有意义。“我是美国儿科学会的成员,但我不得不说,他们关于电子媒体影响的陈述显然已经过时了。”

互联网是我们孩子的哆啦A梦还是洪水猛兽?

Christakis 说,重要的是被动和主动接收之间的区别。在他举办的一项研究中,孩子们被分为两组,玩积木或看电视。花时间参与游戏的小组在随后的语言习得测试中得分明显更高。

Christakis 正在复制这项研究,比较电视和互动 iPad 游戏对幼儿的影响。该研究尚未完成,但 Christakis 说,“我怀疑 iPad 对大脑的影响更像玩积木游戏,而非看电视。”

威斯康星大学发展心理学助理教授 Heather Kirkorian 也给出类似的观点。她通过两种方式教儿童新的词汇:一种仅观看视频,另一种通过触屏互动。

“对于 30 个月以下的孩子,他们在互动中学到更多。所以我认为与电视相比,有可能触屏设备更适合作为教育工具。”

平衡的方法

前阵子我和妻子坐火车去加拿大参加婚礼,那是 Oliver 的第一次出国旅行。真是一次风景怡人的旅程,火车时不时会经过河流,一会儿在左边看到哈德逊河,一会儿在右边观光尚普兰湖。

但 11 个小时的轨道之旅也着实漫长,当我儿子感到无聊了,他就会尖叫。我妻子把他抱到窗边,带他体会史诗般美好的乡村景色,但他并不买帐,甚至要去舔窗户。

就在我打开 iPad 开始玩 Anomaly Korea 游戏时,Oliver 迫切地伸出手想要触摸屏幕。“你不觉得我们应该教他欣赏大自然的美吗?”我妻子问道。我感到内疚,关了游戏,将Oliver 的注意力重新引导回窗外。

餐桌上的家人各自盯着自己手上的屏幕,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性孤独”。但 iPad 游戏似乎让我和儿子之间更加相爱。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某些专家的认可,芝麻工作室的琼甘兹库尼中心执行董事 Michael Levine 说:“现如今,互动设备是学习和建立联系很好的工具,前提是你得指导孩子们使用。” Levine 说,与其限制屏幕的使用时间,父母亲更应该做的是和孩子们共享高科技使用方法。

Levine 说,对于我希望用自己对科技的热爱感染孩子的想法,他很能理解。“对于 Dustin Hoffman(《毕业生》主演)来说,未来是’塑料业’的天下。而我告诉我的孩子,不要忽视数字全球化。你正在引入某种超前文化。”

Levine 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让孩子们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完全远离屏幕将会对他们接触技术产生非常不利影响。

“我们都能预见到,可穿戴设备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常态,不要学 Pollyanna(美国作家撰写的童话故事书主角,对任何事物都积极乐观)过于乐观。”

那个周末,婚礼在蒙特利尔郊外的一个露营地举办,距离市区有一个小时车程,没有手机信号和 Wi-Fi。第一天,我一遍又一遍检查手机,祈求有一丝信号,至少能发条推特,但最终我放弃了。Oliver 喜欢在湖边玩耍,我们在森林里嬉戏,时不时停下来观看一群群鹅在河岸附近觅食。

那次旅行中,我意识到,强迫 Oliver 频繁接触高科技以避免他长大成为科技盲的想法相当愚蠢。但短时间接触屏幕或小型电子设备对他大脑发育有害这个想法,一样愚蠢极了。只要我们平衡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鼓励他做喜欢的事,适当抑制让他上瘾的事物,事情自然而然就会解决。

此外,就像我收藏的那些说唱 CD 一样,无论我如何引导他接触当下的科技,当他到十几岁时,这些技术一样会过时。

“数字媒体正在迅速转型,研究人员很难跟上其对儿童的影响。” 马萨诸塞大学心理学教授 Daniel Anderson 声称,他正在研究童年教育和媒体的关系,“现在的电视与 40 年前的电视基本相同,但今天我们与电脑接触的方式与 20 年前甚至 10 年前的情况截然不同。” 

Anderson 想过应该让自己儿子看多久的电视,但对于允许他沉浸在社交网络多长时间毫无头绪。“我希望这些变化能够继续加速,”Anderson 说。“可以这么说,我们已经超越了事件视界。”

(注:所谓事件视界,即指黑洞周围看不见的边界。一旦到达这个无形的黑洞边界,任何事物,哪怕是光,都无法逃逸。它是宇宙中的单行道:光只能进,不能出) 

【来源:钛媒体             作者: 译指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柳智敏的ins买粉之路:如何快速吸引关注?

揭秘柳智敏通过ins买粉之路快速吸引关注的方法,探讨明星营销与社交媒体策略,助你了解如何在社交媒体上成功吸引粉丝。
刷国际版抖音点赞2025-10-12
柳智敏的ins买粉之路:如何快速吸引关注?

揭秘:Twitter上如何提升观看次数?

揭秘Twitter上提升观看次数的有效策略,掌握社交媒体推广的关键技巧,轻松增加你的内容曝光度,提升影响力!
TikTok视频观看量购买2025-10-09
揭秘:Twitter上如何提升观看次数?

脸书神技:点赞大师教你玩转FB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点赞玩转脸书,提升个人影响力及社交技巧。同时,结合营销技巧,让你轻松成为脸书大师。
买国际版抖音评论2025-10-09
脸书神技:点赞大师教你玩转FB

探秘TikTok男星超高播放量的秘密!

揭秘TikTok男星如何获得超高播放量,探究其背后的秘密,分析流行内容的创作技巧和社交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性。
TikTok直播人气购买2025-10-11

揭秘Ins视频的秘密:怎样通过购买提升播放量?

揭秘Ins视频的秘密,探索如何通过购买方式有效增加播放量,提升视频曝光率与关注度。掌握SEO优化原则,轻松实现视频走红。
TikTok 浏览量购买2025-10-08
揭秘Ins视频的秘密:怎样通过购买提升播放量?

帕梅拉ins上的超级热门视频,你看了吗?

帕梅拉ins上超级热门视频揭秘,跟随健身挑战展现惊人身材,炫酷舞蹈动作引人注目,运动健身风潮席卷全球。
买 TikTok 观看量2025-10-08
帕梅拉ins上的超级热门视频,你看了吗?

Twitter评论风暴来袭!轻松掌握刷评论技巧!

掌握Twitter评论风暴来袭的秘诀,轻松学会高效刷评论技巧,提升社交媒体营销效果,让你的内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脱颖而出,...
买 TikTok视频观看量2025-10-09
Twitter评论风暴来袭!轻松掌握刷评论技巧!

购买Instagram关注者:可行吗?

探讨购买Instagram关注者的现象,分析其在社交媒体中的可行性,以及对于个人或品牌影响力的潜在影响。
tiktok买粉丝2025-10-08
购买Instagram关注者:可行吗?

明星们在ins上购买粉丝了吗?揭秘背后的真相

探索明星们在Instagram上是否购买粉丝的真相,揭示背后可能的秘密操作,了解明星社交网络影响力的真实面貌。
tiktok买粉丝自助下单网站2025-10-12
明星们在ins上购买粉丝了吗?揭秘背后的真相

如何玩转Twitter?昕锐社涨粉策略大解密!

揭秘玩转Twitter的技巧和昕锐社独家涨粉策略,带你深入了解社交媒体营销、推广和运营的关键要点,轻松提升你的社交媒体影...
买国际版抖音人气2025-10-11
如何玩转Twitter?昕锐社涨粉策略大解密!

轻松提升点赞数:Facebook点赞秘籍大揭秘!

揭秘Facebook点赞秘籍,轻松提升点赞数,让你的内容在社交媒体上脱颖而出,增加曝光率,提升个人影响力。
买国际版抖音评论2025-10-09
轻松提升点赞数:Facebook点赞秘籍大揭秘!

揭秘Twitter涨粉事件真相

探究Twitter涨粉事件背后的真相,深度分析社交网络的营销策略,揭示虚假增长现象的存在和影响。
国际版抖音直播人气购买2025-10-09
揭秘Twitter涨粉事件真相

分类栏目